这部作品以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住,美籍苏联诗人约瑟夫·布罗茨基(Joseph Brodsky,1940-1996,得诺贝尔时仅47岁)1986年发表在“纽约书评”上的一篇同名的追忆亡父亡母的散文为名,其叙事基本遵循了那篇娓娓道来的小品的行文逻辑,以“布罗茨基”的画外音为引导,追述布罗茨基离乡流亡之前在故乡圣彼得堡(曾一度名为“列宁格勒”)寓所与父母共同生活的细枝末节。布罗茨基出生于列宁格勒一个犹太人家庭,十五岁便退学浪迹社会,做过烧炉、运尸、地质勘探等十余种工作,曾屡遭拘讯,多次入狱,1964年以“寄生虫”罪名被提起公诉,流放北方,后 又被判五年徒刑。1972年,据布罗茨基自己说,他是在没有得到合理解释的情况下被告知说,当局“欢迎”他离开苏联,并且不由他分说,便被塞进一架不知飞向何方的飞机,从此开始了不知何时为尽头的流亡国外的生活。1972年他被迫离开祖国的时候,苏联政府为他指定的去向是犹太人祖先居住的地方——以色列,他断然拒绝了,随后到美国定居,在大学写作、执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