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個恩怨情仇,前後糾葛了四十餘年的故事。 台灣光復前後,嘉義布袋大地主之子顏海豬、燒炭工的兒子汪邦雄,與佃農的女兒林桂蓮,這三個身分地位懸殊的童年玩伴,因為現實的捉弄而走上不同的命運。 桂蓮的父親為了幫妻子籌措醫藥費,帶著重病的妻子與桂蓮向顏家借錢治病,但金樹卻以仍積欠田租為由拒絕,最後林父在人口販子的慫恿下,將桂蓮賣到台北溫泉酒家。 邦雄得知此事以後,大為不平,可是他卻沒有任何能力可以幫助桂蓮,只能向桂蓮承諾,長大後一定上台北找桂蓮。 海豬同時也極力向父親爭取,然顏父不但絲毫不願意退讓,還諄諄告誡海豬,田租是顏家最重要的經濟來源,絕對不可以有任何妥協。 但桂蓮對於海豬的好意不但絲毫不領情,反而將被賣的怨氣,全部發洩在海豬身上。 桂蓮走後,邦雄因為心疼桂蓮,以及對顏家的不諒解,而和海豬漸行漸遠,三個人分別有著不同的際遇和發展,由童年起所培養的天真情誼,幾乎消失殆盡。 桂蓮被賣身到台北終日內心惶惶不安想念邦雄及家人。在回家夢碎後認命的接受老鴇的訓練和教養。孤單的桂蓮只能因命運擺弄做一個順應環境、逢場作戲的歡場女子…… 桂蓮走後,一連串的悲劇,一波接著一波向邦雄襲來,先是她的母親因為受不了貧窮的生活而與人私奔,緊接著久病纏身的汪父,?了不願拖累邦雄,而選擇毀窯自焚,終結汪家汪家世代燒炭的卑賤家業。 臨終前,他鼓勵邦雄北上求發展,莫再承襲燒炭行業,並留給邦雄﹙敬天地、蔭子孫、惜五榖、年年春﹚箴言,要邦雄奉為終身為人處事的原則。 經過這一連串的變故,邦雄深受刺激,他深深體會到,所有的悲劇,都是由貧窮所引起。所以,他在父親墳前發誓,將來無論如何,一定要盡所有的手段,擺脫貧苦的夢魘。 邦雄來到台北謀生,因緣際會到沈家當長工。邦雄深受東家器重,甚至贏得沈家大小姐沈淑芬的青睞,成為沈家的乘龍快婿,事業也開始平步青雲。 俗話說:不是冤家不聚頭。海豬和桂蓮兩人,在分開了十年以後,終於再度見面了……